在本篇講章中,路德首先提醒會眾應當總是對聖餐保持渴慕,並要為冷淡、遲鈍的態度感到羞愧。(CSML 6: 41)接著他針對各種有關聖餐的謬誤提出反駁,包括:天主教會錯誤解釋「不按理吃喝」(林前十一27),導致聖餐成為一項「可怕的嚴峻考驗」;(CSML 6: 42)狂熱派的象徵論和有關「不按理吃喝」的錯誤教導,就是「當我們感到自己的不潔與不配之時,我們應當為前往領受聖餐感到焦慮,因為我們想我們將會遭遇死亡」;(CSML 6: 42)規定信徒每年至少要領餐一次;(CSML 6: 42-43)只允許平信徒領餅等。(CSML 6: 43)
接著,路德針對設立聖餐的目的進行說明,包括:讓基督的死永久被紀念,並將榮耀歸給祂,(CSML 6: 44)以及使眾信徒在基督裡合一。(CSML 6: 44-45)接著路德繼續針對合一進行說明,首先他指出在聖餐中,「基督徒公開地承認他所信的,而那些不屬於祂的便從他們當中分離出來,而相信的人則是在一個盼望、一個意念與對主的心中聚合一起。」(CSML 6: 45)不僅如此,「那些在教義、言語、心思與生命上不同的人…不應該被允許留在當中,免得他們使這個相通分裂,讓它分黨結派。」接著路德引用伊格那丟(Ignatius of Antioch, ca. 35-98)的著作,來說明相通合一的意義,並據以指出「聖餐乃是保持基督徒在一個心思、教義與信心中聯合,沒有任何一個…創立他自己的教義和專屬的信仰。」(CSML 6: 45)接著路德更進一步強調,基督設立聖餐乃是為了「保守教義、信心與生命的一致」。(CSML 6: 46)
除了強調聖餐所產生的群體一致性之外,路德也強調聖餐對於個人的必要性。他指出因為我們的老亞當隨時隨地在我們裡面,要引導我們犯罪。(CSML 6: 47)而基督設立聖餐,乃是要藉著祂為我們所捨的身體和流出的血,在祂裡面有保障,並要如此行來對祂永誌不忘。(CSML 6: 48)並且路德也強調這乃是基督在祂的約當中,所賜給我們的珍寶,(CSML 6: 48)並且「主也藉著祂的聖餐訓誡我們…當我們前去參與最為莊嚴的聖餐,並與其他基督徒一同承認我們的信仰時,我們乃是以此方式服事祂。」(CSML 6: 49)最後,路德針對配得領受與不配領受進行說明。他首先指出基督並非因門徒純潔而施予聖餐,來反對天主教會的主張,接下來他則是強調那些承認自己過犯、經歷各種試探、受咒詛之人…等,絕非不配領受聖餐之人,因為「主基督設立聖餐,目的不是為了要使罪永存,而是為了讓我們得到赦罪,並且變得更加敬虔。」(CSML 6: 50)最後,他則是針對「個人應當省察自己」(林前十一28)加以說明,強調省察不只是對於罪的察覺,也在於「願意從罪中被釋放,並且相信上帝因為祂兒子耶穌基督的緣故,願意出於恩典赦免你,然後就前去領受赦罪。」(CSML 6: 52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